【浙江在线】3月3日全国爱耳日——听听耳朵的内心独白
发布时间:2017-03-01
![](http://xhwy.tupum.com:81/UploadFiles/image/爱耳日1.jpg)
大家好,我是耳朵,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全国爱耳日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想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我。
我由外耳(耳廓、外耳道)、中耳(鼓室、咽鼓管、乳突)和内耳组成,大家在一起各司其职,共同完成声音的传递。
瞧,每个人头部两侧像贝壳的一对,就是我露在人们身体外的一部分,它们的学名叫“耳廓”,主要是由软骨和皮肤组成的。耳廓的下方叫耳垂,是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。爱美的人士喜欢在耳垂上面打一个或数个洞挂耳环,虽然看起来让我变美丽漂亮了很多,但若是清洁不到位,耳垂就会发炎,肿痛,让我很痛苦。有人问:为什么耳廓长得像贝壳呢?因为这样的造型,才利于收集外界的声波啊。
护耳健康小贴士:
耳廓:注意保暖防冻疮,经常清洗防止感染。
耳廓进去后,有条弯弯曲曲略呈“S”形的“走廊”,叫耳道,成人平均有3.0厘米长。耳道的皮下有很多腺体叫“耵聍腺”,每天会分泌叫“耳屎”的分泌物。耳屎的作用可大了,它能阻止小昆虫进入耳道。有些人很喜欢去挖耳屎,其实这是多此一举,因为耳屎会随着人们说话、吃饭、走动时,自行掉出耳道,而且经常去挖耳道,会让我很“受伤”哦。
耳道:不要经常去挖耳道,“耳屎”多了阻塞耳道,应及时到医院取出。
耳道的末端叫“鼓膜”,俗称为“耳膜”。它是一张非常非常薄的膜,薄的只有0.1毫米,它在声波传导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因为薄,所以不能用很强的声音来刺激它,一声鞭炮声或者一记“耳光”,都会使它千疮百孔的,更别说不小心掏耳朵的时候把它捅伤了。
鼓膜:请勿很深掏耳朵,请勿置于强噪声下,请勿扇“耳光”。
好了,现在带你们进入我的“客厅”---中耳鼓室。它主要是由听小骨、乳突还有咽鼓管组成的。三块听小骨就像杠杠一样连接在一起,将传递过来的声波震动放大传向内耳。咽鼓管就像“客厅”的窗户一样保持着“客厅”气压平衡。咽鼓管的另一头到达鼻咽部,所以人们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引发中耳炎,特别是小朋友。
鼓室:请勿双鼻一起用力擤鼻涕(细菌会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),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,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请及时治疗,必要时手术,防止反复炎症导致面瘫等并发症。
现在带大家来到我的“闺房”——内耳。这里由很多弯弯曲曲的骨管和膜管,里面充满着“水”,听说人类叫这些“水”为“淋巴液”。闺房的功能非常强大:能把声波的传导变成电活动传递给听神经,进而“告诉”大脑各种各样的声音。
内耳: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,请勿高盐高蛋白饮食,请勿喝浓茶,浓咖啡。
我能为大家呈现有声世界,而且还负责在运动时平衡身体、坐飞机时平衡体内气压。所以,今后请大家能好好的呵护我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