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【温州晚报】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打造“依医红港”党建服务品牌

发布时间:2019-11-01

每天早上8:00至10:00,是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人流量最大的时段,穿上红色马甲的该院党员志愿者便活跃在医院各楼层每个角落,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帮助。 今年8月16日,在“第二届中国医师节”前夕,该院的10位医生走上讲台,深情畅谈从医经历和感悟。 从2017年3月份开始,该院的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,为出院后患者上门提供公益服务。 “党建之于医院发展,意义何在?”对于医院的带头人来说,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。在采访中,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万里对此的回答是,“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、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,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出发,让医疗服务更便民,也让医疗更有温度。” 擦亮“红色”招牌 看病可享“一站式”服务 “大伯,您是想挂号吗?我来帮您!”家住永中的林大伯,因为胃不太舒服,早上七点半就已经来到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。但当他站在自助机前的时候,却手足无措,虽然他女儿昨天已经在手机上为他预约了一个号,但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操作。这时,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微笑着迎上来,帮林大伯在自助机上进行操作。 上午8点,张万里也身穿红马甲已经站在了医院入口处,协助指挥门口车辆的分流。张万里告诉记者,从今年5月1日开始,龙湾一医成立了“依医红港党员志愿者队”,每周一至周五共有75名党员志愿者轮流分批上岗,服务在前线,为患者提供导诊、咨询等服务。 在该院急诊大楼一楼,有一个独特的服务区域,那就是他们的党建“红色”招牌——“依医红港”门诊综合服务中心,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医疗咨询、导诊和分诊、医保咨询及审批、医学诊断等相关证明审核盖章、预检分诊、自助服务、便民服务等业务,患者享受“一站式”服务。 近半年下来,随着党员志愿者服务的不断推进,该院就诊“早高峰”排队时间迅速下降,咨询、求助的患者很快得到了回应,患者满意度极大地得到了提升。 此外,他们还打造了五个“党员名医工作室”:瓯越名医何炯成骨伤工作室、省优秀党员高庆元中医工作室、拔尖人才刘克昌肺结节工作室、优秀医生张伟腔镜外科工作室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德省心理咨询工作室,以充分释放党员名医效应和团队影响力,发挥党员名医指导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,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。 “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。”张万里介绍,与普通志愿者不同的是,这些党员志愿者感受患者就医的心情和诊疗过程,主动思考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。工作中要关注细节,以病人为中心,改进服务,提升医院服务的软实力,营造一个温馨、有序的就诊环境,用实际行动助力“最多跑一次”,也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 打造“一支部一特色” 红色公益照护延伸院外 进入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里,大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血透患者在各自治疗护士的带领下,手握“哑铃”,整齐划一地做卧位健身操。 这套健身操的设计灵感源于血透患者的一个“通病”——不运动。“疾病不仅限制了血透患者的运动耐受力,也让许多血透患者不敢轻易尝试运动,其实适当的运动,不仅可以改善血透患者的健康状况,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”血透室党员王美珍护士介绍,血透室的护士们为此查阅了大量的文献,花了2个月的时间,自编了一套既适合血透患者又简单易学的卧位健身操。经过身体状况评估,符合运动要求的血透患者都可做这套健身操。 患者们对这套健身操评价颇高。61岁的患者林先生说:“以前透析时,要么看手机要么睡觉,感觉很无聊。自从跟着护士做健身操以后,感觉4小时的透析时间过得很快,而且还能锻炼身体,一举多得!” 这套健身操给血透患者带来了什么益处?王美珍说:“我们已经带领患者做了3个月的健身操,明显感觉患者的运动耐受力提高了,而且透析中发生肌肉痉挛和低血压的现象也明显减少,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。更重要的是,护患关系比之前更融洽了。” 血透室的“卧位健身操”是该院“一科一特色”的缩影,该院将“一科一特色”纳入“一支部一特色”的创建,各支部抓亮点、创特色,内容精彩纷呈,如内二科的“温州方言健康知识宣教”、手足外科的“手护袋”、内一科的“弹力带操”、骨科的“小气球大帮助”等。尤其是从2017年3月针对出院患者推出的上门公益服务,更是成为该院医疗服务的一大亮点。行政支部委员、护理部主任许晓敏介绍,“医疗服务延伸”公益服务将院内服务延伸到院外,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、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,患者接受该项服务不需支付任何费用;而且都是利用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,每个科室每周外出服务2例出院患者,这样的服务也为医院今后朝“互联网+医疗服务”做有益的探索。 医者变身朗读者 人文情怀在医院“开花” “你陪同人类走过生老病死,你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啊……”一直忙于埋头读片的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克昌,有一天却站在讲台上朗读一篇散文,这让大家大为好奇。 原来,在今年8月16日,中国医师节前夕,该院举办了以“人文?成长?坚守”为主题的首届“悦读会”,10位医生依次进行朗读分享,畅谈从医经历和感悟。作为悦读会的首位朗读者,刘克昌讲述了自己从医的经历,并缓缓朗读了散文《念你们的名字》(节选),告诉年轻医生也提醒自己要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医者。 耳鼻喉科医生陶林燕朗读原创《活着,真好》,字里行间,充满她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“从医十几年了,对死亡早已习以为常,直到自己患病,才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医生的责任。” 外科年轻医生张建东无疑是个“段子手”。“手术中,要几个小时忍受粪便的‘奇臭’,除了手术医生,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外,还有什么人能体会那种刻骨铭心的酸爽呢?”张建东以轻松的语气和大家分享了外科医生是如何练就醒功、憋功、忍功三项基本功,让观众在大笑之余又觉得丝丝酸楚。 “为什么要当医生?我们追逐的,正是我们不想失去的。”儿科副主任医师周灿以诗歌《为何为医?》道出了为什么在许多人逃离儿科岗位的时候,他仍选择坚守。 妇产科主任王彩霞朗读了郎景和的《修身养性》,她温暖的声音,打动了所有在场的观众。 “这场悦读会,除了朗读,还有医生对自己岗位的真实感触和内心分享,可谓干货满满。”医院党委副书记邵敏弟介绍,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阅读,让人文情怀沉淀于医生的内心世界,让每一位医生都能做有医术又有温度的医者。